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大学社团传播与空间生产——“主体意识”空间建构与表征
引用本文:何志荣.试论大学社团传播与空间生产——“主体意识”空间建构与表征[J].东南传播,2017(11).
作者姓名:何志荣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
基金项目:论文系201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城社区传播中社区媒体的使用和效果研究(2014SJB022)"和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城社区传播中社交软件的使用和效果研究(NYS214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国内大学城,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讲,是"有名无实"的社会空间。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城时间只有短短几年,认为自己只是匆匆过客,边缘意识强,更没有规划过如何运用主体性建构,参与社会交往,改造其生存的社会空间。国内对于"大学生社团"研究中,"社团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是主要的研究思路;还有"社团对于大学生心理和校园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及"社团参与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联"等方面。而从马克思主义批判角度,将大学生社团和空间的表征和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相关研究寥寥无几。论文将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研究个案,并放眼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将大学城社区传播从话语实践、空间生产角度来研究,试图探寻社区传播中大学生参与空间生产的实践方式,通过"社团"这一载体分析大学生如何建构"空间表征",激发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文章创新提出了大学生通过社团空间实践,并透过日常生活的"表征空间",进一步给予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条实践之路。

关 键 词:空间表征  空间生产  大学社团  主体意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