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无限愁思赋秋歌”——格式塔心理学与宋玉悲秋分析
作者单位:;1.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相较于《诗经》和屈原的《离骚》,宋玉的《九辩》以异质同构的模式和对社会、人生、自然的自觉意识开启了悲秋主题的先河。宋玉正是利用思维的跨越性,以想象和联想为核心,充分调动宇宙的能量,为抒情服务。本文主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对宋玉《九辩》中的悲秋主题及相关意象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宋玉悲秋的独特之处。

关 键 词:宋玉悲秋  宇宙能量  异质同构  整体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