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淮河流域乡村庆生仪礼的调查研究——以淮南市四个村庄为例
引用本文:汤夺先,高朋,慈艳艳,徐艳.我国淮河流域乡村庆生仪礼的调查研究——以淮南市四个村庄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4):9-15.
作者姓名:汤夺先  高朋  慈艳艳  徐艳
作者单位:1.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2.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问题研究”,广东省人文学会嘉礼堂项目“安徽沿淮地区乡村出生礼的传承与变迁研究”,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安徽大学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经费以及安徽大学杰出青年培育基金经费资助
摘    要:淮河流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出生仪礼,庆生仪礼是最具符号特色与人文情怀的组成部分。依托对淮南市四个村庄的田野调查资料,系统呈现庆生礼仪的重要仪式性活动如报喜、洗三、满月、抓周、坐月子等,并阐释了其符号意义与文化内涵。认为城乡二元体制、传统观念、趋利避害心理和庆生礼仪的功能是庆生礼仪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医疗科技进步、观念更新是其发生变迁的原因。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保护,具有强化社区文化认同的功能。

关 键 词:淮河流域  出生礼  庆生礼  核心仪式呈现  传承与变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