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压迫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浅议中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进
引用本文:吴静.从“压迫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浅议中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进[J].幼儿教育,2013(11).
作者姓名:吴静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摘    要:中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经历了重构和微调:清末时期的“压迫性道德”在民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进行了重构,民国时期经历了从“启蒙性道德”到“主体性道德”的微调,社会主义时期则经历了从“奉献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的微调.从“压迫性道德”到“涵养性道德”,是从文化压迫到人文关怀的人性化过程,也是从“普适道德”到“规范道德”的职业化过程,更是从“身份道德”到“专业道德”的专业化过程.基于历史发展趋势,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建设需要重视人文性,增强规范性,关注专业性.

关 键 词:幼儿园教师  职业道德  制度  演变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