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物权法中“返还原物”的界定辨析
引用本文:孟勤国,许军.物权法中“返还原物”的界定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6-91,155.
作者姓名:孟勤国  许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    要:在我国传统物权法的界定中,对于"返还原物"义务的客体不仅强调其有体性,更纠缠于原物的形体上的唯一性,认为只要原物的既有的或初始的特定物理形体不复存在,则物权也不复存在,由此陷入一种"物在权在,物灭权亡"的误区。事实上,在无权占有他人之物所生的返还义务中,返还的客体在本质上不是原物的形体或载体本身,而是原物所蕴含的特定财产利益。因此,"返还原物"的"物"应界定为"特定主体所直接支配的特定财产利益",且原物返还义务的客体与返还请求权不应当限定于原物既有的、初始的形体或载体本身,而应扩张及于该物的变体物。

关 键 词:原物  特定财产利益  变体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