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引用本文:周艳芳.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1).
作者姓名:周艳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松阳县实验幼儿园
摘    要: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课堂规则的行为,它会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师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1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客观地评判一个行为是否是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1普遍性———这种行为是否是该年龄阶段儿童普遍发生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更突出;1.2时间———在课堂上发生的时间。某个学生的某个课堂问题行为在一节课的什么时候发生,是课一开始就发生,还是在中途发生或是在快下课时才发生;1.3延续性———这种行为是否每次都会延续很长时间,能不能自行消失;1.4频率———这种行为在某一节课上是否经常发生;1.5针对性———这种行为是否只针对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比如,有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常表现出问题行为,而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