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
引用本文: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J].教育史研究,2006(1):21-23.
作者姓名:张维坤
作者单位:保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高级讲师,保定071000
摘    要:“讽诵”是我国古代汉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它广泛而长期的流传和应用,除受读物条件限制和封建统治者的“奖”、“禁”外,主要还是因为它在汉语文教学上的适用性、高效性,而适用性、高效性则源于汉语的非形态性和汉字的表意性。它是数千年来汉语文教学经验的结晶,是教学汉语文规律的反映。今天,我们教的、学的仍是汉语文,“讽诵”仍然应该是它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讽诵,是违背汉语文教学规律的。

关 键 词:讽诵  汉语文教学  汉语汉字特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