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范晔《后汉书》对党锢成因的认识与书写——党锢事件成因新探
引用本文:牟发松.范晔《后汉书》对党锢成因的认识与书写——党锢事件成因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6,147.
作者姓名:牟发松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    要:《〈后汉书·党锢传〉序》所记三则谣言,意在追溯党锢事件的成因,绝非累赘无意义之笔。甘陵乡人谣就其最终指向最高统治者桓帝而言,实为尔后"诽讪朝廷"的"党人之议"的先声,而甘陵乡邑社会之分裂为"南北部",以及背后的执政外戚梁冀和清流官僚李、杜之间的激烈政争,亦与党锢事件中的清浊对立紧密相连。汝南、南阳二郡谣则深刻揭示了党锢事件的地方社会背景及制度根源。学中谣语标志着全国性士林舆论的形成,基于士林舆论的党锢名士的组织化(天下名士称号序列),充分体现出名士群体的自律秩序和社会权威,而这被视为尔后门阀贵族体制的重要特征。《〈党锢传〉序》三则谣言的书写,传达了作者范晔对党锢成因的认识与构建。

关 键 词:谣言  党锢  成因  《后汉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