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雷公山地区梯田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研究——以雷山县为例
引用本文:毛祥.雷公山地区梯田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研究——以雷山县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5(1):17-20.
作者姓名:毛祥
作者单位:中国民族博物馆苗族文化雷山研究中心
摘    要:雷山地区的苗族先民即从居住的鱼米之乡被迫西迁溯都柳江北上到达古州(今贵州榕江),最后定居在雷公山周围繁衍生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他们来到高寒山区后,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苗族先民因地制宜,伐木耕山,开荒造地,修筑梯田,开辟了规模庞大、雄伟壮观的雷公山梯田。雷公山地区的层层梯田展现的风貌反映了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民利用雷公山特有的地理条件,创造了农耕文明的壮丽奇观。

关 键 词:雷公山  梯田  农耕  文化

Formation of the Terracing in Leigong Mountain Area and Its Farming Culture Origin: A Case Study of Leishan County
MAO Xiang.Formation of the Terracing in Leigong Mountain Area and Its Farming Culture Origin: A Case Study of Leishan County[J].Journal of Southeast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2015(1):17-20.
Authors:MAO Xiang
Institution:MAO Xiang;Leishan Miao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National Museu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