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意象思维”提升教学品质
引用本文:魏星.用“意象思维”提升教学品质[J].阅读,2014(36):2-5.
作者姓名:魏星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研室
摘    要:<正>在古代文论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般指用来表达情感的物象或事象。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意象产生的过程,是作家的生命伴随着意象运动、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诗人、作家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与抽象思维不同,它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情感,是一种跳跃的、顿悟的、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文本创作中的"意象思维"转化成一种教学思维,即充分关注文本中的审美意象,用之打开课程的想象力,引领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从而提升言语学习的品质。

关 键 词:意象思维  教学品质  意象化  古代文论  言语学习  审美意象  教学思维  文学创作  文本创作  精读教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