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报编辑部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引用本文:张新平,吴祖立,邹顺毅.学报编辑部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编辑之友,2003(Z1).
作者姓名:张新平  吴祖立  邹顺毅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编辑部
摘    要:一、概述一个成功的单位必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尤其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程度,也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份额。而高校的社会形象由以下因素决定:毕业生在社会的就业程度和学校的科研能力。高校作为科学发展与创新的推进器,其科研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而通过学报这个窗口,可以向社会展示其科研能力,让社会认识其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行业或国家知名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和企业形象宣传最大的不同,不是依靠广告,而是靠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的发表,学报无疑是最佳的宣传阵地。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期刊数量不断增加、现在达到近9000家,作者对期刊的选择性增大;尤其是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的出现、以及对SCI和EI等国际检索机构的狂热追求,使得大多数期刊只能依靠二、三流稿件勉强维持,严酷的现实引起学报界和主办单位的深思。二、困境1.对编辑和编辑工作的偏见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学校(院)的领导同志,认为“编辑无学”,编辑只是一个“匠人”、“裁缝”的角色。这极大地刺伤了编辑的尊严和工作热情。2.学校不切实际的要求学校和学院领导不切实际的要求,使编辑人员工作没有头绪。例如:有一所城郊型农学院并入一所全国高...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