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世界佩剑运动的发展谈我国佩剑的训练
引用本文:赵传杰,王健.从世界佩剑运动的发展谈我国佩剑的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43-144.
作者姓名:赵传杰  王健
作者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重竞技教研室,上海,200438 [2]中国击剑队,北京100061
摘    要:世界佩剑技、战术的发展在近10年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1989年“电动佩剑”的正式使用及“缩短比赛场地”,“取消两米警告线”,“退出端线判罚一剑”等规则的修改,到1994年规定佩剑比赛禁止使用向前交叉步和冲刺等新规则,促使着佩剑打法和训练的变革。“电动佩剑”的出现,结束了长达94年采用“普通佩剑”比赛的历史,使之更客观地反映比赛双方交锋的实际,保证了运动员技战水平的发挥,彻底抛弃了“拉锯式”或“一锤子买卖式”的打法。在这一时期佩剑的打法特点,主要表现为“轮换优先裁判权”的交锋。“轮换优先裁判权”的规则,实质上是轮换攻防的规则。旨在纠正攻强防弱的失调现象,促进防守能力的提高,是解决攻守平衡,增强攻防对抗能力,推动佩剑技战术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随着佩剑打法的不断发展,为了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国际剑联于1994年对佩剑规则做了重大修改。旨在限制腿上移动速度,增加交锋回合,提高手上控制武器的能力,使运动员之问的交锋更加简明快捷。

关 键 词:比赛  打法  攻防  运动员  训练  对抗能力  优先  纠正  简明  增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