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提问题要有目的性
引用本文:钱希真.提问题要有目的性[J].幼儿教育,1984(9).
作者姓名:钱希真
摘    要: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课堂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认识能力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必要途径。教师、家长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根据教育的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教育家富兰克尔把这方面的提问归纳为六种: 一是回忆性问题。它的特点有二:①具体;②基本上只有一个答案。比如,“猫有几条腿?”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巩固知识。二是描述性问题。这类问题已经不限于“回忆”,而要孩子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具体地阐述。比如,“熊猫是怎样吃竹叶的?”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孩子的思维顺序性和表达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