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为平均量赋予意义——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引用本文:杨玉东,崔东霞.为平均量赋予意义——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J].人民教育,2006(10).
作者姓名:杨玉东  崔东霞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梅陇中学
摘    要: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有限的学习时间与大量的人类文化知识的巨大冲突。学校的产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为缓和这样的矛盾,因此学校的教学被赋予了“效率”的要求。但“效率”是否就等同于一遍一遍的知识重现?就等同于机械训练、题海战术了呢?这两日正看一些摄影的书,发现有一本极为独特,它不像别的书,一开始就介绍具体而琐碎的成像知识,而是先给你讲摄影追求的是什么,一幅好照片有什么基本特征。寥寥数语,就将摄影的精华思想跃然纸上。当然,操作技术也是重要的,可是没有这些灵魂的东西,你怎么去把握技术,去处理变化无穷的情境呢?不了解其终极意义,又怎么知道要追求什么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效率来自思想的动力,来自意义的感悟。教学也是这样。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们的学科知识不得不被分成条块,变成细小的局部。学生的成长确实也是依靠这样的小步骤一点点积累的。但是,不清楚每一个小步骤在学科思想长河中的位置,不了解它们在主要领域里的意义,任凭教师如何重复讲解,学生如何苦苦训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把教学浸放在思想与1意义的长河中,就是要还被误解的“效率”一个正身,让那些应该为学生所吮吸的思想与意义充分地涌流,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