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字"红"的隐喻词义生成及审美意义
引用本文:韦金华.汉字"红"的隐喻词义生成及审美意义[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3).
作者姓名:韦金华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114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而非简单的装饰性的辞藻.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因此红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感知和反映就具有普遍性.文章借中国汉字文化"红"的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隐喻的强大认知功能,导致语言变化的媒介是隐喻.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认知语言学大师莱考夫的隐喻认知观点: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关 键 词:红色  文化  隐喻  审美

The View on Metaphorical Derivation of Red and Its Aesthetic Significance
WEI Jin-hua.The View on Metaphorical Derivation of Red and Its Aesthetic Significance[J].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2009,25(3).
Authors:WEI Jin-hu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