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的 技术路线之争
引用本文:顾天丽,黄庆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的 技术路线之争[J].科学文化评论,2019,16(4).
作者姓名:顾天丽  黄庆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摘    要:中国高能加速器建设计划在20世纪70年代末重新提上日程。高能加速器技术路线的确立,经历了从轰击固定靶质子加速器到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转变,即从"八七工程"的下马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的出台。"八七工程"是基于中国已有的技术基础和在最大范围内听取的海外专家的意见而做出的决定。因此,将"八七工程"称作"洋跃进"并不妥当。选择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反而是一次"冒险"的决定,因为对撞机刚刚兴起不久,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没有人才和技术基础。对撞机方案的选择离不开李政道等海外物理学家的强烈建议与积极支持。回顾这段历史,对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关 键 词:八七工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李政道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