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结构—关系—主体”框架下的艾滋病预防——扩展“疾病”的社会学想象
引用本文:黄盈盈.“结构—关系—主体”框架下的艾滋病预防——扩展“疾病”的社会学想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68-76.
作者姓名:黄盈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性社会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SH006)“政治与社会学交互视角的污名理论研究”
摘    要:本文综合作者多年来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实地调研与艾滋病干预工作经验,归纳了与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风险相关的各类因素,构建出"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框架。其中,"结构"包括:扫黄政策、艾滋病防治政策、经济与贫困、社会歧视、性与社会性别文化、社会流动等;"关系"涉及:性产业的组织形式,小姐与妈咪、客人、邻居、警察及小姐之间的权力与互动关系;"主体"则是关于小姐个人在专业知识、工作实践、认同方面的能动性与主体性。相比于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框架,本文提出的"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框架关注到小姐人群所面临及关心的健康问题远远不止艾滋病,而是更为宽泛的包括暴力、一般妇科问题、社会歧视、心理健康、性病与艾滋病在内的"职业健康"问题。这个框架不仅扩展了对"艾滋病"的社会学想象,更有利于指导实际的健康促进工作。

关 键 词:艾滋病防治  结构  关系  主体能动性  性工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