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3.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4.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
摘    要:借助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查干湖渔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古代皇族渔猎习俗与祭祀仪式向民间转化;蒙古族宗教信仰与祭祀仪式的强化促使渔猎文化与族群符号紧密结合并成为传承的精神动力;国家权力在场推动了查干湖渔猎祭祀文化实现再生产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实践从来不隔绝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和社会变迁而独立运作;文化再生产视域下冬捕渔猎文化面临着"本真性"与"变异性"之间的矛盾;文化再生产促使作为核心生产实践的"技术"得以延续,而仪式则"形存神离";资本导向进一步推动冬捕渔猎文化走向"形存神离"的倾向;社会文化基础消失、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形成的冲击、农村社会组织瓦解以及文化继承主体的缺失导致仪式感淡化、族群认知减弱;研究进一步认为在保存本真性的基础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促进实践与精神文化的有效结合是实现查干湖渔猎文化"形存神聚"的关键。

关 键 词:宗教信仰  族群符号  本真性  权力  仪式  文化场域  动机  族群认同

Reprod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Reflection on Mongolian Fishing and Hunting Culture ——Taking winter fishing and hunting sacrificial culture of Chagan Lak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