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仓、廒作为一种乡村基层组织出现的原因——基于清代长安、咸宁两县的考察
引用本文:张伟波.仓、廒作为一种乡村基层组织出现的原因——基于清代长安、咸宁两县的考察[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
作者姓名:张伟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项目
摘    要:明清时期,乡村基层组织因受历史、文化等诸因素影响在名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诸如南北方有社、里、里甲、保甲,都、图等称呼。而清代雍正朝和光绪朝,西安府属长安、成宁两县原先用来存储粮食以备灾荒的“仓、廒”直接统辖村落,具备了乡村基层组织的功能。然而。通过对这种变化出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组织在赋役变革中灵活运用。以及乡村基层组织的非官方性质灵活性表现;与特殊事件对基层组织的影响,等诸方面原因的分析认为:这种变化仅仅是乡村基层组织名称的变化,其乡村基层组织本身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

关 键 词:清代      长安  成宁  基层组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