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引用本文:张云运,骆方,孙铃,刘方琳.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9-70.
作者姓名:张云运  骆方  孙铃  刘方琳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3.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京,100081;4.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环境交互背景下学校群体隔离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
摘    要:同伴群体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构成及其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最初着眼于学校的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后逐渐扩展到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研究发现,同伴群体构成有多种指标,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种群构成、学习能力,以及同伴群体在某些情绪行为上的特征都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不同同伴群体构成指标在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向、大小上存在差异,同时又受到儿童自身背景特征(种族、家庭背景、学业能力水平等)的调节而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反映出同伴群体构成本身的多样性和其效应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对于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者从家庭背景与资源、学校环境与条件、教师观念与行为、同伴互动与文化等多个视角入手,提出了理论解释,但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仍很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建议加强对多元环境中调节因素的综合考察、加强追踪研究、深入开展内部机制研究;同时加强我国关于同伴群体构成的本土化研究,弥补当前研究的空缺,回应我国学生群体构成复杂多样的现实,为优化学校生源配置和环境创设提供科学借鉴。

关 键 词:同伴群体构成  儿童发展  同伴群体社会经济地位  同伴群体种群构成

Effects of Peer Composition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ZHANG Yun-yun,LUO Fang,SUN Ling,LIU Fang-lin.Effects of Peer Composition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3):59-70.
Authors:ZHANG Yun-yun  LUO Fang  SUN Ling  LIU Fang-l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