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动态机理考辨
引用本文:李乐,孙毅.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动态机理考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33-43.
作者姓名:李乐  孙毅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YJC74009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0719);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2K143)
摘    要:歇后语是汉民族的独特语言形式,其结构独特,又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尼耶和特纳所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通过四个空间网络模式和三个运作方式模拟了语言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活动以及动态推理过程,对语言的解读均有一定的普适性。把汉语歇后语纳入概念整合框架中来分析,阐释其构成机制和意义构建,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解读有极强的阐释力,并为歇后语这一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 键 词:汉语歇后语  概念整合理论  意义构建  阐释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