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课程模式、现实困境与启示
引用本文:贺阳,张中华,柳雁勇.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课程模式、现实困境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8):12-15.
作者姓名:贺阳  张中华  柳雁勇
作者单位:1. 山西工商学院;2. 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德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BDA210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经四个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从工匠、技术工人、负责任的劳动者逐步过渡至具有数字能力的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德国形成了以职业准备课程模式、工艺课程模式、情境课程模式和结构课程模式为代表的多种劳动课程模式。但这导致了当前德国劳动教育面临着课程内涵界定不清、高校劳动教育(师范)专业和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困难以及劳动课程地位低下等现实困境。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挑战对于提升我国劳动教育质量的启示是:以劳动素养为导向,开发劳动项目;强化时代特征,优化劳动课程内容;重视职业体验,促进普职融合。

关 键 词:德国  学校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劳动课程  普职融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