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读新高考中的“三视图”
引用本文:王莉芹.解读新高考中的“三视图”[J].数学教学研究,2008(Z1).
作者姓名:王莉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摘    要: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依据《标准》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于2004年秋季开始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进行实验,2005年秋季又扩大到江苏,其中高中数学的经典内容“立体几何”在新课程中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这些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中的“视图与投影”紧密衔接,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1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包括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三种图形,它是把一个空间几何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到平面上的一种方法,其中“视图”是把物体按正投影的方法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得到的投影面.用三种视图刻画空间物体的结构,三种视图合成为三视图.2三视图的题型研究题型1由实物图画三视图例1(2000年全国高考)如图1,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要求:把可能的图的序号都填上)方法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