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问题中寻找突破--试论学校德育的背景、观念和模式
引用本文:张丽萍.从问题中寻找突破--试论学校德育的背景、观念和模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6):33-35.
作者姓名:张丽萍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450044
摘    要: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关 键 词: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  德育实效  德育模式
文章编号:1008-9144(2004)06-0033-03
修稿时间:2003年1月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