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引用本文:邢荣.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2):72-77.
作者姓名:邢荣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市100124
基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现代性与西部开发的文化向度研究”(2001-ZXA-01),项目负责人:胡刘.
摘    要: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由于市民社会内蕴着深刻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按照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关 键 词:社会建设  马克思  市民社会  现代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