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与危险性分区
引用本文:苏鹏程,韦方强.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与危险性分区[J].资源科学,2014(2).
作者姓名:苏鹏程  韦方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考察”(编号:2008FY110300);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资助
摘    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关 键 词:滑坡  泥石流  AHP决策分析  危险性分区  澜沧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