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传承与转化
引用本文:汤文益,程晋宽.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传承与转化[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4(2):136-151.
作者姓名:汤文益  程晋宽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样态及效能提升研究”(BIA210204);;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21年度重点研究项目“诗教传统在大学内部治理中的继承与转化研究”(SK2021A0745);;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2022年度重点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2022jcbs039);
摘    要:高品质的诗性教育需要高品质的诗性领导。西方学者从诗学与领导学交叉融合的角度,正式提出并阐发了“诗性领导”理论。在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治理实践中,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诗性领导”概念及其表述,但与这一概念相关的艺术的、审美的、诗意的治理主张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诗性领导资源。这些资源至少为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提供了三个层面的滋养:“道德仁艺”的诗性领导人格、“兴观群怨”的诗性领导功能以及“成风化人”的诗性领导境界。随着社会生产力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持续增长,教育正从“功利教育”转向“美好教育”,教育治理也迫切需要进入法治、善治、美治相得益彰的境界。这对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 键 词:教育领导理论  诗性领导  诗教传统  美好教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