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怕”与“畏”的思与诗——《狂人日记》的海德格尔式思考
引用本文:吴康.“怕”与“畏”的思与诗——《狂人日记》的海德格尔式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0(2):109-112.
作者姓名:吴康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面向'在'的思与诗:海德格尔与鲁迅的比较研究"
摘    要:海德格尔将此在的生存描述为非本真的与本真的两种样式:前者称为沉沦,沉溺于世;后者则是从沉沦中超脱出来,回归本身,回归最本己的能在。沉沦的现身情态是"怕",后者的现身情态即是"畏"。畏乃是此在实现其两种存在样式转换的"别具一格"的展开状态。海氏详细论述了畏与怕的种种存在关联,畏于"无"中启示出"有"(此在之本真能在)的复杂情形。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以文学的或诗的书写映证了海德格尔关于怕与畏的思考,小说始于狂人就近生存的莫名的怕,就怕而展开生存之思,思及世人的"吃人"心思,思及一部民族仁义道德遮蔽下的"吃人"历史,思及这部历史残忍的吃人方式。这样就使狂人深陷于"无"的存在境域中了,亦使狂人于无中看到了"有",看到了本己能在的"真的人",从而发出他朝向现代的"呐喊"来。这正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畏的展开状态。

关 键 词:      个别化    “吃人”  “呐喊”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