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选择、适应、影响——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
引用本文:刘云虹.选择、适应、影响——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4):48-54.
作者姓名:刘云虹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摘    要: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工作,而是受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活动。因此,翻译批评的对象也不能局限于静态的翻译结果,而应涉及从翻译选择到翻译接受的整个翻译动态过程,涵盖文本内部与外部的诸多要素。传统的文本比较批评虽然能够就语言层面对译作的得失做出详尽、细致的分析和评判,却难免流于片面,无法彰显翻译批评应具有的评介翻译作品、解析翻译现象、引导翻译实践等多重功能。本文指出,作为沟通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经验和认知的桥梁,翻译批评应深入到翻译过程中,对影响翻译产生与接受的诸多文本外因素,尤其是翻译的主体因素,给予必要的关注,从而展现翻译批评应具有的历史性、整体性与实践性。

关 键 词:选择    适应    影响    主体    翻译批评  
点击此处可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