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毋忘国耻 大道为公——民国初年长沙《大公报》与同期天津《大公报》比较述略
引用本文:韩爱平.毋忘国耻 大道为公——民国初年长沙《大公报》与同期天津《大公报》比较述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
作者姓名:韩爱平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摘    要: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有两家影响较 大的《大公报》,即诞生于1902年的天津《大公 报》和诞生于1915年的长沙《大公报》。可是, 人们一般只知道天津《大公报》,而不知长沙 《大公报》。其实,诞生在社会剧烈动荡中的长沙 《大公报》,一诞生便表现出了锐不可当的气势。 无论从内容、办报宗旨、版面安排上都超出了处 于低潮期的同时期的天津《大公报》。它的创刊 就体现了一种勇气--报人为民请命、言论报 国、誓死以赴的勇气!11915年9月,正是袁世 凯复辟帝制紧锣密鼓时,它一创刊便高举反对帝 制的大旗,以"毋忘国耻"、"爱国救民"为宗 旨,以"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无畏气概, 与"帝制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受到读者热烈 的欢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