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嫉妒及其负作用的抑制与转化
引用本文:苏国红.嫉妒及其负作用的抑制与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作者姓名:苏国红
作者单位:安徽机电学院社科部
摘    要:嫉妒反映了人在“现实”与“自设现实”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它有四个基本特征:针对性、排他性、破坏性、隐蔽性。嫉妒是一种具有情绪、心理乃至行为等综合性过程。可比性是嫉妒的基础,挫折感是嫉妒的产物。由于人总是在一定的可比关系中生存,嫉妒是难以避免的。但嫉妒并非都是消极、病态的,它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监督管理制度的公正性,激发人的求胜心。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公正可操作的管理制度、积极向上的群体文化,可以抑制与淡化嫉妒的非理性激情。

关 键 词:自设现实,嫉妒,针对性,排他性,破坏性,隐蔽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