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想象与回归:《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
引用本文:陈可红,马晨荇.想象与回归:《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J].传媒观察,2023(9):111-120.
作者姓名:陈可红  马晨荇
作者单位:1.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310018;2.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300382;
基金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19ZDA33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本论文试图把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放在中国动画电影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再次回归的主要原因、改编特征,剖析近年来动画大电影的影像叙事方式和营销传播逻辑,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策略的角度,解读《长安三万里》如何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同,寻找到政治、市场与艺术的平衡关系,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规律和脉络。

关 键 词:《长安三万里》  传统文化题材  文化传承  传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