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和共同发展
引用本文:陈勤建,;钱炜蕾.“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动和共同发展[J].文化遗产,2008(1):144-147.
作者姓名:陈勤建  ;钱炜蕾
作者单位:[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摘    要:海、浙江东部和江苏中南地区形成的长江三角洲,经济文化上,古往今来互补互助、共同发展,其联动协作对于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长三角民众的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智慧和思维原型大同小异,决定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超越了行政建制的藩篱,呈现出许多同源性或共同性的形态和特征,因此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再是地方上的称雄争霸,也非碎片式、割裂式的保护,而是强调各地区的互补联动、合作发展。故建议成立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区协调组织,建设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中重新焕发生机,这对当代中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发展也是个很好的启示。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长三角  联动  协作  创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