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我的父亲母亲”专栏谈健康类专业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引用本文:刘晓莲.从“我的父亲母亲”专栏谈健康类专业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采.写.编,2016(3):49-50.
作者姓名:刘晓莲
作者单位:大河健康报
摘    要: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一家媒体如果没有人文栏目,就会显得肤浅,没有品位。目前媒体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报道对象大多数是乡村教师、农民工、环卫工、残障人群等弱势群体,这固然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但是,真正的人文关怀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它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关怀和尊重,而不是关注某一特定群体或某一类人。况且,大多数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时,更多表现的是他们落后的生存状态,介绍他们生活的困苦和不幸,而对其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远远不够。因此,可以说,当代媒体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并不充分。作为健康类专业报,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我的父亲母亲》专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普通老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视角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谁都有父母,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与子女的互动更能体现人性中真实、朴素的一面,更能展现人性中的闪光点。作为纸媒,编发稿件的过程,既是对单个的人的关怀过程,也是对以此为代表的这个阶层、这个群体的关怀过程。这种来自媒体的关怀,会让人感到社会的关心,能温暖人心,缓和矛盾,激人奋进。

关 键 词:健康类专业报  人文关怀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