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碳足迹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引用本文:赵恺彦,吴绍华,蒋费雯,毛吾兰.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碳足迹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3,35(6):1318-1327.
作者姓名:赵恺彦  吴绍华  蒋费雯  毛吾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001047)。
摘    要:高速公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其生态环境效益尚不甚明晰.特别是对于于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的碳足迹研究不多.选取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在合理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定量分析8条干线高速公路在2001年-2050年间建设、运营和通行的碳足迹变化.结果显示:整体上,省内干线高速公路生态效益良好,2031年前能完全回收碳排放并产生正的生态效应;分路段来看,京沪高速(G2)广陵以南段、沪蓉高速(G42)、常台高速(G15W)、常合高速(S38)、京沪高速(G2)广陵以北段等2030年前即可回收碳排放,碳减排效益可观,而沈海高速(G15)至2050年仅能回收约一半的碳排放,碳减排效益不明显.同时研究揭示,高速公路碳减排效益与经济效益似线性相关,即车流未饱和情况下,高速公路生态效益的发挥直接受断面流量控制,与经济效益保持较好的同步性.综上,本文的理念和方法可应用于与生态评价相关的研究中,数据可推广至与研究区域相似的地域,从而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高速公路  碳足迹  生态效益评价  江苏省

Carbon Footprints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ZHAO Kaiyan,WU Shaohu,JIANG Feiwen and MAO Wulan.Carbon Footprints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J].Resources Science,2013,35(6):1318-1327.
Authors:ZHAO Kaiyan  WU Shaohu  JIANG Feiwen and MAO Wulan
Institution: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Keywords:Expressway  Carbon footpri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Jiangsu  China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