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字尾”與傳統格律詩的節奏 試論楚歌與七言詩的傳承
引用本文:程毅中.“三字尾”與傳統格律詩的節奏 試論楚歌與七言詩的傳承[J].中国文化,2015(1):44-49.
作者姓名:程毅中
作者单位:中華書局
摘    要:<正>我在拙著《中國詩體流變》中談到楚歌與楚辭時,曾説:"根據多數文學史家的研究,都認爲楚辭是采用了當時南方的楚歌體,又加以改造變化而成的一種新詩體。"這個論斷似乎是可以成立的。但繼而談到楚辭的代表作《離騷》與《九歌》的關係時,還没能確認定哪一類作品在前。當時我對《九歌》和《離騷》的創作時間,還是遵從王逸的説法,認爲《九歌》是屈原晚年被放到沅、湘之間的作品。王逸的原話説:《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

关 键 词:七言  《九歌》  楚辭  南郢  沅湘  三字尾  折腰句  柏梁  俗信  鄂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