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科书中的劳育元素:呈现方式、建构逻辑及教学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语文教科书选文分析
引用本文:任睿.教科书中的劳育元素:呈现方式、建构逻辑及教学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语文教科书选文分析[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23(2):104-108.
作者姓名:任睿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历史教科书视角下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观念养成路径研究”(CAA20023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基于扎根理论,对小学统编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教科书关涉儿童多重劳动圈层,展现了劳动形态迭代的发展图景。同时,保证劳动主体权利的落实,凸显劳动实践与应用过程,实现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引领。教科书内容建构遵循“问题探究”的行为逻辑,“价值思辨”的观念逻辑,“知行合一”的知识逻辑。对此,教师需通过文本选择和组织为学生精选劳动教育对象;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立足劳动具身性,创造劳动途径;运用表现性评价优化学习过程,促成“学科本位”到“生成整合”的课程教学转向。

关 键 词:小学语文  教科书  劳动教育  扎根理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