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引用本文:王威孚,卢岚.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7,3(7):84-88.
作者姓名:王威孚  卢岚
作者单位:王威孚(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卢岚(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范式以及后现代主体间范式存在种种缺陷,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和主体性的丧失.要变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的失落,应着眼于从理论根基上去寻找突破,即从哲学视域探讨交往实践的重大转向.交往实践观走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将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应以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为依托,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进行新的阐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开展有意义的探索.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实践观  主体性  后现代性
文章编号:1007-192X(2007)07·08-0084-05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