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为什么称医生为“大夫”
摘    要:大夫,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种官名,官职级别很高,有太中大夫、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等。宋朝时,朝廷设置了太医局,专门给皇帝及皇亲看病。太医局里的医生也享有官衔,有大夫、郎中等级别,和其他官员一样穿官袍,领薪水。后来,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就把那些并非在太医局里的普通医生也称为“大夫”。因为“郎中”的官职较低,所以人们便把一些江湖医生或粗通医术的人称为“江湖郎中”或“游方郎中”。这里只是作为官职的“大夫”读作“dàfū”,而作为医生的“大夫”读作“dàifu”。为什么称医生为“大夫”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