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理性思考
引用本文:郑可章.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理性思考[J].湖南教育,2006(18).
作者姓名:郑可章
作者单位:浦江县实验小学 浙江
摘    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定位.重主动、重合作、重探究是其基本内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许多教师还存在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本文力图结合笔者的亲身体会,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思考.问题之一“:懂”装“不懂”.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仍然以教师的单纯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是被动的接受,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只有在上公开课、优质课等时候,教师才考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教师来说,这种学习方式不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而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特别是为体现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服务的.只要有了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堂课也就可以美其名曰为“新课程课”了.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懂”装“不懂”.这是一堂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是“圆锥”.老师拿出了几个圆柱和几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分给各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将水或大米用圆锥装满,倒进圆柱中.很快地,各个小组的学生都做完了实验.师:你们倒了几次刚好将圆柱...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