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班主任运用模糊语言“三法”
引用本文:王春光.班主任运用模糊语言“三法”[J].湖南教育,1998(3).
作者姓名:王春光
摘    要:大凡做班主任的、都深谙在处理各种班级事务时,语言要精炼、准确,一语中的,切不可模棱两可,骑墙居中。但在某些特定场台,若能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不失为一种高明的交谈策略,它能提高教育效果,使你出奇制胜。"模糊理论"是美国查德教授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许许多多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其外延没有分明的界限,如大、小、轻、重、明亮、魁梧等等。人们通常把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叫模糊概念;含有模糊概念的语言叫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最大的特点是表意可上可下,对宽可窄,可此可被,具有较大的弹性。在长期班级工作实践中,我自觉地尝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