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
引用本文:张艳华.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J].科教文汇,2010(28):46-46,53.
作者姓名:张艳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20000
摘    要:本文旨在结合三位不同时期美国女作家的作品,即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双丝袜》、夏洛蒂·吉尔曼的《黄墙纸》和阿德里·安富的诗歌《潜入残骸》,探讨女性意识和女性创作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理论支撑为伊莱恩提出的女性意识发展三阶段(Feminine,Feminist and Female),即女性从屈从于传统男权中心价值观念,到女权意识增强,再到女人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传统的阳具中心主义男权统治下,女性是作为男性纯粹他者地位存在的,或者说"女性是一切无"。女性气质只是为了男性需要而作出的面具伪装。本文先对三个文本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它们共同表现的女性身份客体性证明拉康"女性并不存在"的合理,再进行纵向分析,展现三部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发展。横、纵向分析指明了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三个阶段后女性身份定位超越并出现新局面的可能,因为"女性并不存在"这个表达本身就预示了女性获得真实存在的自由,"无"孕育着"有"。

关 键 词:女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