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
引用本文:林四清.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J].广东教育,2003(12):37-37.
作者姓名:林四清
作者单位:深圳市松岗中学
摘    要: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教者取得的是“道”的地位,“道”生万物,而“道”又不直接生万物。在教学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少学多是一个原则。教并不是具形具体的灌注或传授,它应该包括双边的活动,牵涉到人的心理、生理、兴趣,联系着不同的内容。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尽可能少干预,让学生多选择。教师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一、“交尺子”的有作为,“用尺子”的不作为“…

关 键 词: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  个性发展  学法指导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