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别晓梅.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及其意义[J].吉林教育,2009(1).
作者姓名:别晓梅
摘    要:一、传统文化与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 中国的“士”在春秋以后,便逐渐成为一个只有“恒心”而无“恒产”的以“智”为谋生手段的阶层。隋唐以后,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部分士子实现阶层流动,成为显贵。但与西方知识阶层相较,中国的知识阶层总体上的生活境遇却实在不能说好。孔孟的儒家道统在君主专制下最终成为一个乌托邦的幻影,而老庄及玄禅所营造的个体绝对自由的桃花源式的审美境界也只是镜花水月。但是,儒释道的理性建构与诗乐的感性陶冶所营造的贵和而守中的文化价值取向,使得读书人的心理与人格在出世与入世、

关 键 词:古代知识分子  文化人格  文化价值取向  知识阶层  人格理想  传统文化  谋生手段  阶层流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