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鱼”才有“渔”——中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引用本文:吕安菊.有“鱼”才有“渔”——中学作文教学点滴谈[J].学生之友(初中版),2009(8):67-68.
作者姓名:吕安菊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中学
摘    要:在语文教学和升学考试中,作文课无疑是重头戏,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看重的是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出采等技巧,诚然,作文技巧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形式上的东西,更何况技巧性的东西在短时间里是可以学会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在中学生作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用,无话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单调苍白的生活限制了学生思想的飞扬,致使他们"望文兴叹",只能机械地模仿,所以就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状况。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贫血症",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材料可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呢?一般得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直接积累,二是间接积累。下面就此问题加以详细论述。

关 键 词:教学生  语文教学  作文贫血症  教学实践  积累  观察生活  课外活动  中学作文教学  综合素质  感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