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代政治文学观的确立:-从孔子“诗教”说到汉儒“政教”观
引用本文:李世桥.中国古代政治文学观的确立:-从孔子“诗教”说到汉儒“政教”观[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8,18(1):48-52.
作者姓名:李世桥
摘    要:孔子从“仁”学思想出发,对《诗》的特征及作用及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形成了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诗教说,注重诗的道德意义和社会功用,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汉代儒士对孔子诗学观进行扬弃改造,从文学与政治敏感对应的角度,通过对《诗》的曲解误诗,对《乐记》的观点进一步发近,确立了“审音知政”的政治文学观,既肯定了诗的抒情特征,又特中调诗的美制和政治教化作用,从面民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石。

关 键 词:孔子  诗教  兴观群怨  汉代儒士  审音知政  政教文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