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讨论稿)(续)
引用本文: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讨论稿)(续)[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3(5).
作者姓名:聂幼犁  於以传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上海200062 (聂幼犁),上海市教学研究室 上海200071(於以传)
摘    要: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即使是最好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胸中有数,在当今信息时代更是这样。当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个“语惊四座”的问题时,你能敏感地发现其中的智力价值和研究意义吗?或者说,在众多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你能发现其中哪一个最具“价值”?在产生或发现这样的问题后,你是否敢于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及时地组织研究呢?“问题”可能以幼稚或矛盾的形式出现,但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研究性学习的机遇。是迸发自学生的最具群体感染力的“火花”。抓住这个“火花”和机遇,及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引导或帮助学生“破题”,即点出问题的实质及其价值是关键,“撒得出,收得回”是难点;与发现一样,需要教师扎实的功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