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知耻辨“丑”“恶”——《庄子》中“丑”与“恶”的辨析
引用本文:丁媛.知耻辨“丑”“恶”——《庄子》中“丑”与“恶”的辨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2):9-13.
作者姓名:丁媛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514087.
摘    要:庄子将"丑"分为"形式丑"和"内容丑",前者是一种非恶之丑,后者则是包含着"恶"因素在内的恶之丑。这一区分体现出庄子作为先秦思想家感性心理的成熟和无惧于命运变幻莫测的勇气,也为人类剥离"丑"与"恶"这一思想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伴随着庄子区分"丑"与"恶"的成熟心理机制的是一颗趋善向美、审丑去恶的知耻之心,只有知耻方能严肃的审视丑而鞭挞恶,才会更好的审丑而非嗜丑,才不会以丑为美,以恶为美。

关 键 词:庄子      知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