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用本文:陈巍.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姓名:陈巍
作者单位:石棉县美罗中学 四川省石棉县
摘    要:现在的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都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而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能力培养方面。按照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在大力提倡创新能力的今天,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只提出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训练的一点经验之谈。思维按心理学的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其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过程是通过分析研究、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实现的。能力是影响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使学习、工作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主要衡量指标是效率。思维能力就是完成思维过程的快慢。具体到教学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具体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能力,就成为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