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阳刚之气”争议背后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内涵解读、现象分析与教育建议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的“阳刚之气”成为受人关注的话题,并引发了一系列有关性别文化和个体社会价值的争论。“阳刚之气”概念源自于先秦经典,内涵蕴藏于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用于彰显男性气质,在近现代民族意识和国家信仰觉醒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超性别的文化性格。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关于青少年是否缺失“阳刚之气”的论争涉及性别气质和群体审美,是一个可商榷的话题;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争议背后关涉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提倡“阳刚之气”的真实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造性精神,而非强调对性别特征的刻板定义。以此为导向,须破除应试教育模式,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四大教育主体积极联动,在“双减”等新时代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下,以科学理念和创新模式建立家校社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

关 键 词:“阳刚之气”  中小学生  身心健康  协同育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